close
最近國內檢討的聲浪一堆
只希望不要只是說的爽而已
好好付諸實踐
而不是三分鐘熱度!
【蘋】救國球 不是口水亂噴 自己喊爽
在東京看到中華隊輸中國隊,是鬰卒得搥心肝,但還不至於得內傷。一回到台灣,看到政客跟名嘴天天喊「救」國球,才真是氣到腦充血。政客、名嘴,你們何曾關心過棒壇,就為了搏版面,口水亂噴!
台灣運動員,憨厚,也很有自知之明,因為他們就是在這種環境長大的,清楚知道,有牌,獎金是錦上添花;沒牌,被罵到臭頭,摸摸鼻子,只怪自己不爭氣;想多要,吃自己吧!
早在台灣棒球嚇嚇叫,中國都還不知道棒球「是啥米碗糕」的前總統李登輝年代,當時台灣有兩位全球搶手的保齡球「飛碟球王」馬英傑跟「球后」曾素芬,李前總統在小馬哥拿到世界金牌時,曾在總統府接見並承諾蓋國家級保齡球,培訓國家級選手。
到今天,中國棒球隊都請了大聯盟教練協助組訓、送到美國集訓、打敗台灣棒球,台灣保齡球也早已沒落,那國家級保齡球館咧?嗯!臉上三條線。
台灣各縣、市政府都在叫窮,誰會有餘錢成立業餘棒球隊;正值失業人口不斷攀升,有25萬名學童沒錢吃營養午餐之際,台灣選手也知道,政府救急更重要。
【蘋】支持分級徵召 恰恰:不要怕輸
經典賽中華隊隊長「恰恰」彭政閔昨天表態支持國手分級徵召,他說:「不要怕輸,多讓年輕球員去參加國際賽,未來一定有機會趕上日韓等強隊。這幾年來都是同一批國手打國際賽,年輕人當然沒有磨練機會,等我們都老了才換新人接棒,等他們有經驗了,年紀又大了。年輕球員自信心不夠才會缺乏鬥志,所以實力是最基本的。」
他也贊成以扣抵稅額方式來振興體育:「老闆們虧得沒那麼慘,才有錢網羅更多好手進職棒,職棒球員待遇才能提升,制度才能建立,火車頭跑得動,棒運才會上軌道。棒球是台灣人最引以為傲最喜歡的運動,如果能把它救起來,會給人民帶來希望跟榮耀。」
【聯】彭政閔:贏不了日韓 怎上大聯盟?
中華隊兵敗經典賽,身為隊長的彭政閔,認為自己沒帶好隊友,一肩扛起輸球責任,經過這幾天冷靜思考後,「恰恰」語重心長說:「球員本身一定要檢討,這才是最重要的,年輕選手也要想一想,在這裡贏不了日、韓,將來怎麼上大聯盟?」
返台5天,彭政閔累積很多想法,他告訴中華隊小老弟:「讓國人傷心失望,能不能從挫折中成長,就看這次了,大家都要努力想想,不要再讓這種事發生。」
「輸就輸了,也要承認輸球,被罵就被罵。」中華隊連輸中國兩次,引燃國內怒火,彭政閔表示,各方面都要檢討,尤其是球員本身,技術面、心態都要改進,未來如何為自己、也為國家榮譽負責,從這次比賽看來,我們的民族性不像別人那麼強。
國際棒總從1998年曼谷亞運開放職業化後,彭政閔被中華隊徵召11次,和陳金鋒、林智勝、陳致遠並列第三,只輸高志綱的19次、陽建福13次,經過11年的征戰,彭政閔說:「年輕球員自信心不夠,缺乏鬥志,心想打不過別人,心態、企圖心就不同。」
中華隊經典賽慘敗,引發未來國際賽徵召分級制的問題,彭政閔認為這是好事,甚至要嚴格規定,年輕球員在國內打滿幾年,才能出國發展,比照日、韓的做法。
彭政閔指出,國際賽分級後,多讓年輕球員參賽,才能避免銜接不上老將,如果再不培養這些人,搞不好中華隊還要輸日、韓一、二十年,等他們打出成績都老了。
中華隊總教練葉志仙觀察這批經典賽國手的觀念和技術,他訝異表示,有人習慣長打,改握短棒就不行,還有職棒球員竟連基本的「打toss」(一投一打,輕輕擊球練習)都不會。
再談到二、游守備,葉總強調,飛球打到身後,球員一看到就放棄,反而像老外一樣,做出接到球的假動作,想騙打者上當,「應去追球才重要吧!」
年輕球員頂不住大賽壓力,象隊總教練王光輝也有同感,他說:「我們技術、硬體都輸日、韓很多,球員有沒有想過,在台灣不錯,是跟自己人比,到國外呢?以打者而言,光是打到球的瞬間爆發力就輸人。」

超同意!!!
全站熱搜